“秸”尽全力 变废为宝!
简阳市融媒体中心

农作物秸秆怎样才能综合利用
变废为宝?
近年来
简阳深入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推动秸秆从“环境负担”转变为“宝贵财富”
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在位于平泉街道龙王村的简阳市星平飞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秸秆综合利用加工处理中心,机器轰隆作响,玉米秸秆碎屑堆成了一座小山。工人们各司其职,忙碌有序,有的开着抱夹车夹着玉米秸秆碎渣快速地运送到传送带,有的忙着运输打包好的“青贮”饲料,还有的忙着清理机器周围掉落的秸秆碎屑,每个人都在为企业订购的200吨“青贮”饲料做着努力。

60岁的村民陈维斌是合作社里的员工,一大早他便和村民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负责操作青贮打捆机,将零散的“青贮”饲料进行打包。这份工作不仅为他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更是让他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龙王村地处沱江河沿线,鲜食水果玉米种植是其主要产业之一。如何处理每年玉米采收后的大量秸秆成了村民们头疼的问题。过去,这些秸秆多被随意丢弃于沱江之中,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矛盾冲突。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平泉街道积极破冰,全局谋划,因地制宜,成功整合荷桥村、协议村、太阳村、梓桐村、高坪村、群乐村、农建村及龙王村这八大乡村振兴重点村,共同组建简阳市星平飞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发展低风险、可持续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共同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新路径。

经过两年的发展,简阳市星平飞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秸秆加工处理中心业务范畴已远不止于“青贮”与“黄贮”饲料的生产,更延伸至有机肥料制造这一绿色领域。该中心通过“秸秆产业化利用+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升”的协同发展模式,不仅彻底解决了龙王村及其周边村落长期以来的秸秆处理难题,还成功实现了秸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效益,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如今的陈维斌已由操作打捆机的“小白”变成了行家里手,在他的精心操控下,原本粗糙的玉米秸秆经过细心打磨,变得柔软而细腻,最终打包成一捆捆鲜嫩的“青贮”饲料。这些优质的饲料不仅在当地市场广受欢迎,还销往乐至县、达州市、遂宁市、甘孜州、阿坝州等地,为八个村合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